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看出,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 中,会产生各种各样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可遗传的变异是生 物进化的原材料。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主 要来自突变广义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 因重组。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生物的自发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 生物体是有害的,那么,它为什么还能够产生生物进化的原 材料呢?这是因为虽然对于每一个基因来说,突变率是很低 的,但是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 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 这样, 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例如,果蝇约有 10^4 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 10^8 个个体 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将 是:2×10^4×10^-5×10^8=2×10 ^7个。 此外,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这取决于生物的生 存环境。例如,有翅的昆虫中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 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在经常刮 大风的海岛上,昆虫的这种突变性状反而是有利的,这是因 为这类昆虫不能飞行,就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 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 可遗传变异。由于这些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因此,突变 和基因重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 二、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就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例如,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也是一个种群。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 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因 此,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每一 个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 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的一个组成 部分。不同的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某 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怎样才能 知道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呢?这往往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 来获得。 例如,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 100 个个体, 测知基因型为 AA、 Aa 和 aa 的个体分别是 30、60 和 10 个。
就一对等位基因来 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 2 个基因。那么,这 100 个个体共有 200 个基因, 其中, A 基因有 2×30+60=120 个, a 基因有 2×10+60=80 个。 于是,在这个种群中, 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0÷200=60% 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0÷200=40% 在自然界中,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 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进化的过程实 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 息在树干上。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蛾会出现多种变异,如有 的触角短些、有的足长些、有的体色深些等。在 19 世纪中 期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的。到了 20 世纪中期,生 物学家们发现,黑色型的桦尺蠖却成了常见类型,这时其他 方面的变异仍然存在。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 等位基因 S 和 s 控制生物进化论,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 19 世 纪中期以前,桦尺蠖种群中 S 基因的频率很低,在 5%以下, 到了 20 世纪则上升到 95%以上。
这种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在 19 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地衣,浅色的 桦尺蠖栖息在上面不容易被鸟类发现,因此容易生存下来并 繁殖后代,种群中 s 基因的频率也就很高。后来,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 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这种情况 下,浅色型个体容易被鸟类捕食,而黑色型的个体由于具有 了保护色而容易生存下来。这样,在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 代中,浅色型个体数减少,s 基因的频率也随着降低;而黑色 型的个体数增多,S 基因的频率随着增高。经过许多代以后, 黑色型个体就成了常见类型,S 基因的频率也达到了 95%以 上。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 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 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 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自然选择决定的。 除了自然选择以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基因频率的变 化。例如,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的频率为 2%,如果这个 种群有 50 万个个体,含这种基因的个体就有 1 万个。如果 这个种群只有 50 个个体生物进化论,那么就只有 1 个个体具有这种基 因。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由于这个个体偶然死亡或没有交 配,而使这种基因在种群中消失。这种现象叫做遗传漂变。 一般种群越小,遗传漂变越显著。又如,在一个种群中,如 果含有 A 基因的个体比含有 a 基因的个体更多地迁移到另一 个地区,那么,这个种群中 A 基因和 a 基因的频率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遗传漂变和迁移也是造成种群基因频率 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四、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但是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那么,什么是物种,新的物 种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要有隔离的存在。隔离就是将一 个种群分隔成许多个小种群,使彼此之间不能交配,这样, 不同的种群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才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物 种。隔离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 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例如,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地雀就是这样形成 的。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 逐渐分布到不同的群岛上。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这 样,不同的地雀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一 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 响,因此,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另 外,由于每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等互不相同,自然选择 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 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 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会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 生殖上的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的 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不过,这种物种形成的过程进行得 十分缓慢,往往需要成千上万代,甚至几百万代才能实现。 五、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例如,某种兰花与吸食花蜜的蛾类的结构相适应;猎豹与斑 马、狼与羊等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选择的关系。
以上内容就是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喜欢侠外游戏论坛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 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 和我比温柔那是找抽. 人生就象打橄榄球一样,不能犯规,也不要闪避球,而应向底线冲过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