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phone 发表于 2021-4-23 06:00:21

石油大亨(石油大亨安德森)

石油大亨安德森一副微胖的娃娃脸,腼腆羞怯,说话轻声细语,语音拖得很长,近乎有点吞 吞吐吐。然而,就在这书生般外表的后面,却隐藏着一种坚韧刚强的品性。他就 是精明能干而神秘莫测的石油大亨罗伯·安德森先生。谁要是第一次见到他那副 尊容,一定很难相信他竟是叱咤石油王国数十载的石油巨子,是创建全美第七大 石油公司——大西洋沃野公司的亿万富豪。是他探明并打出全世界有史以来油藏 最丰富的一口油井;是他购买了 100 万英亩以上的牧场石油大亨,而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 土地拥有者;是他收购而后又卖掉伦敦的《观察家报》;是他建造了世界上最大 的太阳能工厂;也还是他,与中国政府合作勘探南中国海的石油蕴藏,签订了为 期 35 年、耗资 25 亿美元的探油协议。正是这一连串轰动世界的惊人之举,铺设 出他那辉煌的成功之路。1917 年罗伯·安德森生于芝加哥。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有名的银行家,其 家族是来自瑞典的移民。安德森从小在邻近大学区的肯伍德地区长大。在浓郁的 知识文化氛围中,他被送往新设的一所实验学校读书;18 岁时,考入著名的芝 加哥大学。他的成长深受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金斯的影响,哲学与古典文学 作品是他最爱读的书。
他不习惯于城市生活,而向往野外生活。每到夏日假期, 他都是在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度过。那时,他已决定将来要到西部某处的小城去 居住。1939 年他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士学位。他第一份工作是在芝加哥的矿物酒 精公司,不过他很快就厌倦了这项工作。一年多以后,他携新婚的妻子搬到偏远 的新墨西哥州去开始新的生活。1941 年他独自尝试办厂。他让父亲替他从亲友 处借来 5 万美元贷款,买下一家靠近新墨西哥州阿特夏市已破产的煤油厂,并开 始从事"野猫式探油",即偷偷在他入土地上探油,发现油藏后便不动声色地以低 价买下这块土地。二次大战爆发后,石油及汽油的需求量激增,安德森的煤油厂 的利润也随之上升。他成为麦可煤油公司的总裁,不久又将这家公司改名为"杭 多石油瓦斯公司",并通过一系列的吞并及收购,使其壮大起来,从而迈出了他 石油生涯的第一步。在他的经营下,杭多公司在 15 年内扩充了 6 座煤油厂,并钻探到几口油井, 铺设了长达 500 英里的油管。1955 年他以 200 万美元收购了加拉威尔夏石油公 司,这家公司很快便开始赚钱。1957 年,安德森又将它卖给海湾石油公司,这 一买一卖使他获利 2100 万美元。
为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他决定开始多种化经 营,便在新墨西哥及德州买下一系列的大农场,在农场里饲养一种叫布拉格斯的 优质肉牛。他一共饲养了 3 万头,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到了 1963 年,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杭多石油瓦斯公司已变得十分强大。他 让公司与大西洋提炼公司合并,组建成大西洋沃野公司。他由此拥有价值 3500 万美元的 50 万股大西洋股票,占全部股权的 5%。第二年,安德森担任了该公 司执行委员会主席。1965 年,该公司董事长苏卜理心脏病突发而死,于是他开始任公司董事长,时年 48 岁。这时,他已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石油大亨,完全可以提前退休,在自己的大牧场瑞安 闲地生活,也可以到亚斯本人文研究所任所长。但是安德森打消了提早从石油业 退休的计划,因为他发现公司内部营运方面有不少问题,作为公司董事长,他有 责任对公司的管理实行改革,把公司办成一流的现代化企业。在他主持的首次董事会上,安德森不动声色,并很快发挥其强大的影响力。 对这位讲话爱拖长尾音、头戴牛仔帽的新老板,在座的董事不少都持怀疑的态度, 但他们心里有一点是清楚的,从安德森以往的作为看,他一向有能力打败竞争者 而获得有利可图的合约,并使企业有效地经营。
在今天的会议上,新老板似乎有 点腼腆,说话很客气。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终于领教了安德森大刀阔斧、雷 厉风行的大将作风。安德森迅即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加强内部组织系统化,断 然裁掉最无利润的加油站,并下令进行巨大的现代化计划。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 他与新任命的总裁桑顿举行了即席会议。他为大西洋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拟出了 纲要,他在一张办公纸上列出以下几点:使煤油产量与原油供应量平衡;避免从 事不稳定的国外投资;发展石油化工业;多角化经营其它天然资源;通过兼并使 公司更为壮大。这些目标在后来的几年里都一一实现了。安德森似乎总是具有那种"见树知村"的预见能力。在用人问题上,他物色的 总裁桑顿在以后的 15 年中都一直是他的好搭档。在事业上,他的预见大都也是 对的。1968 年,他将公司总部从洛杉矶迁往纽约。他认为公司要想成为一流公 司,就应该迁到一个"企业气氛更为活跃的地方,要跟其它的大石油公司更为接 近一点,纽约就是这个合适的地方。"果然,在纽约这个金融、贸易、工业和信 息中心,大西洋公司如鱼得水,在十几年后果真成了美国十大石油公司之一。安德森的英明预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阿拉斯加北坡大油田的发现上表现 得最为淋漓尽致。
北坡油田地处阿拉斯加的卜路后湾,从 50 年代起就有许多石 油公司在这里钻探寻油,但钻井打了几百口,却未见有多少油,最终都心灰意冷 地撤走了。惟有安德森还坚持让他的公司在那里继续钻油,因为他直觉上认为北 坡应该有油,而且是大油田。当然,他的直觉是建立在对当地地质构造的科学分 析的基础之上的。1968 年,他的信心与耐心终于得到报偿。大西洋公司在卜路 后湾发现了油藏,而且很快被证实是有史以来油藏量最丰富的一个油田,由于这 个油田的新发现,美国确切的石油蕴藏量在一夜之间增加了 2 倍。也正是这次大 发现,使安德森一夕成名,跻身于美国大石油公司的老板之列。这次发现的意义 实在太大了。后来,有记者问他,这次成功的探油是眼光敏锐、精心策划的结果, 还是仅凭运气而已?安德森谦虚地说:"两者都有,是百分之九十的运气加上百 分之十的眼光敏锐和精心策划。自己不过是特别幸运而已。"随着阿拉斯加这个大油田的开采与利用,大西洋沃野公司的财源滚滚而来。 它的全部蕴藏量将会给这家公司带来将近 1 兆亿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油是进口 的,每年将花费 90 亿美元,因此,光是这个大油田,目前就能为美国一年节省 下 200 亿美元的贸易收支逆差。

以上内容就是石油大亨(石油大亨安德森)的相关内容介绍,喜欢侠外游戏论坛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
              12大西洋公司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使它的竞争对手之一、海湾西方石油公司慌 了手脚,他们不久便向辛克莱石油公司提议,要收购这家公司。安德森在风闻这 一消息后,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必须抢先一步采取行动。他立刻亲自前 往辛克莱公司,与其总裁刘易斯面谈,陈述兼并对两家公司的种种好处。刘易斯 对他的提议深感满意,两人在晚餐席上达成了大致的协议。翌日安德森将去西部 度假,临行前他特地留下一些指示给谈判人员,以备万一他不在而需要签约时能 灵活掌握,他一再强调要尽量争取谈判成功。同时,他又与大银行联系,争取到 一笔银行循环贷款,以便用来收购辛克莱的股票。数日后,这项收购终于大获成功。两家公司的兼并使大西洋公司的规模扩大 了 3 倍,增加了阿拉斯加古巴路克油田、一座位于休斯敦的煤油厂、一个长达数 百公里的油管系统、一家大型石化企业以及美国大陆中部的一些石油行销机构 等。随着阿拉斯加大油田开采量日增,数以亿万计的美金纷纷涌入大西洋沃野公 司的金库。公司的股价疯涨,股利猛增,新投资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大西洋建造 了一支超级油轮船队,往返于阿拉斯加油管终点与美国西海岸炼油厂之间;新铺 设了一条数百公里长的石油管道,大大加快了原油传送速度;在洛杉矶市中心区 建造了两幢摩天大厦,公司的总部又从纽约搬回来。
安德森的办公套房就设在大 厦的最高层,从那里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其竞争者的办公室和他们的屋顶花园。安德森本人的财富也因大油田的发现而迅速增加,他把这些财富逐次投资购 买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的牧场,其面积总共超过 100 万英亩,使他成为美国最大的 私人土地拥有者。他为这些牧场起了一些美妙如画的名字,如钻石牧场、拉提戈、 阶梯、女人谷等。每到休假日,他都喜欢独自一人在牧场骑马,有时他会停下来 跟他的雇员闲聊肉牛饲养计划。当然,安德森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如他所愿获得成功,他也有决策失误的 时候。他曾在伊朗投资参与一个农牧计划,但伊朗国王一被推翻,他的资金全部 泡汤了。他也参加过巴西的一项农业投资计划,但由于官僚作风、管理不善,以 及油价低落,最终血本无归。此外,安德森还做过一桩不赚钱又不亏本的大买卖,那便是轰动世界的收购 伦敦《观察家报》之举。1976 年,安德森以 1000 万美元收购了这家濒临倒闭的 英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他之所以肯花这笔巨款,是为了重新建立跟英国的关系, 以便扩大他的石油业务。然而,5 年后他又把该报以原价转售给别人,再一次引 起了世人的注意。这一买一卖两桩交易都具有他的典型作风——秘密、果断而又 顺利。
至于为什么他又秘密地将该报转卖出去,他解释道,因为英国报业管理法 规和舰队街的做法过于僵硬,使得报社无法将其工厂和设备现代化,经过努力依 然看不出该报会有什么前途。而出售报纸是一种非常敏感的事,不可以到处宣传, 也不可能事先告诉报社的任何人,因为报社内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如果报纸将要 出售的打算一经透露,其破坏力比秘密卖掉要大得多。尽管这桩买卖没有赚钱, 但他从未后悔买过这张有名的报纸,毕竟经他努力这家报纸没有倒闭。在 80 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冲击下,公司也面临了财务困难,甚至有传言称有 人要收购大西洋公司。为此,安德森在 1984 年采取断然措施,以迎接挑战。他 推出了一份内部结构重组计划,大幅度精简该公司的组织结构,职工总数从 5.5 万人削减到 2.5 万人。石油勘探及开发的计划也予以外包或延搁,亏损的非石油 类计划则干脆一笔勾销。他甚至把位于洛杉矶的公司总部大厦卖掉,以帮助筹措 资金,重新买回价值 40 亿美元的大西洋沃野公司股票,从而避免了被收购的危 险。而公司股票不跌反涨,其市值也因此在一年内升值 30 亿美元。仅仅一年,大酉洋沃野公司就已渡过难关,各项业务蒸蒸日上。它不仅稳稳 地保持着美国第七大石油公司地位,而且向其它领域拓展,成为美国第十大工业 公司。
它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设备制造厂,其太阳能电池也行销世界。它 还设立了"国际环境及发展研究所"、"亚斯本人文研究所",每年的赞助费高达数 百万美元。不过,安德森这只"野猫"仍旧热衷于探寻石油的行动。1982 年,他与中国政 府签订了在南海勘探石油的协议,协议规定,大西洋沃野公司勘探 3500 平方英 里的南海海域,如果发现石油,它将与中国政府分摊开发成本及收入。为此,安 德森将在 35 年内,花费 25 亿美元在南海探油。这是中国政府与西方大石油公司 所签的第一份勘探协议,而且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份合约。这位石油业的老" 野猫"又在利用他那敏锐的直觉,但这次是否仍旧幸运,还需假以时日。1986 年初,年近 70 的罗伯·安德森宣布从大西洋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 来,不过他依然是一名董事,他的全部股份和牧场也都保留着。人们都相信,这 位神秘的石油大亨仍将是他所创办的这家公司幕后的主导人物。(陈重)

以上内容就是石油大亨(石油大亨安德森)的相关内容介绍,喜欢侠外游戏论坛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
              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油大亨(石油大亨安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