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外游戏论坛
标题:
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太累了,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world
时间:
2021-1-22 04:16
标题:
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太累了,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孩子)
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太累了,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孩子),今天达达兔游戏网给大家整理了详细的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太累了,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孩子)介绍,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参考价值,我们一起关注一下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太累了,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孩子)。
若说这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爱与母爱了。父爱像一座大山一样给孩子庇护,母爱就像温暖的衣裳,总能及时的给孩子最温柔的呵护。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高压之下的孩子们虽然享受到了更多的来自父母的关注,却往往并不感恩父母。
现在很多“中国式家长”盲目为了孩子的大小事宜感到焦虑,事事都想要孩子做好却事事又怕孩子做不好,所以总会“超前”为孩子做好或者考虑到。可是,这样的“中国式家长”,虽然感动了自己,他们的孩子却并没有被感动。
中国式家长的特点
1. 对孩子过分溺爱,大事小情都大包大揽
父母对孩子的担心与疼爱无可厚非,可是很多父母却错误解读了对子女的爱,认为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了,替孩子铺好他以后要走的路,让他少走些弯路,这样才是爱。
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就是在制止孩子独自体验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他有权利去碰壁,去经受挫折,进而在这些过程中得到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可是家长的大包大揽,不仅累坏了自己,也让孩子失去了这些宝贵的机会。
2. 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分数不能被忽视。但是高分并不意味着一个学生的优秀。他的人格,品格才会最终决定他未来的发展高度。
所以家长不要只为了孩子提高分数就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很多人的成功都最终来源于兴趣。一个人只有全面发展好了,才是真正的优秀。
3. 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并不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
每一个孩子虽然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但是父母只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载体,他并不专属于父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现在的社会现象是,“中国式家长”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很少,甚至从不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孩子感受到的任何压力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病呻吟。所以造成了亲子关系越来越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越来越少。
4. “
中国式父母
”牺牲自己不必要的时间,金钱,最终却造成“寒门养贵子”的现象
亲戚家的一个孩子从小就锦衣玉食,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是父母却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买并不需要的玩具,高档的衣服等等。最终等到孩子上了一个很普通的大学之后,攀比心理更甚,父母再也无力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孩子非但没有理解父母多年来的辛苦
中国式父母
,反而嫌弃父母穷。
我们都知道孩子要富养,但是这里指的“富养”并不是在物质生活上无条件的满足孩子,而是指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然后在这个大前提下,要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与精神世界。要让孩子心里充满爱与安全感,这才是真正的富养孩子。
“中国式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学习造成的危害
1. 孩子自身的自理能力以及独立性得不到锻炼
很多育儿专家都指出
中国式父母
,可以适当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开始锻炼孩子做家务,不仅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度,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中国社会现在很多年轻人被称为“中国巨婴”,指的是成年人虽然生理上达到成年标准,但是心理上并不成熟。甚至很多新结婚的年轻夫妻往往因为家务问题就闹离婚,可见这些“巨婴”的背后都存在着“
中国式父母
”。
人是需要成长的
中国式父母
,如果一直被阻止成长,不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进入社会以后独立处理事情的时候更难。
2. 孩子习惯了被付出,就会丧失主动争取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即使身负才华,如果不知道自己去积极争取,伯乐也并不一定会有那么多。
“
中国式父母
”教育出来的孩子习惯了什么事都由家长做好,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就是被服务的,头脑里会缺乏主动争取的概念,从而会失去很多晋升的机会。
3. “
中国式父母
”一味地付出会使孩子没有感恩的心,自己也并不能得到该有的回报
作家刘墉曾说过,“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
如果家长只知道付出,并不曾教会孩子感恩,那么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否做到父母期望的那样并不重要,久而久之,不仅失去了那颗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也会把该对父母尽的孝道抛之脑后。
4. 孩子面对挫折困难时的抗压能力会很弱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个性能如同狼一样,愈挫愈勇,可是,“
中国式父母
”面面俱到的照顾和保护不可能培养出坚强的孩子。只有适当的放手,孩子抗压能力才会有机会得到锻炼。
对于“中国式家长”应该如何正确解读?
1. 家长可以适当“偷懒”,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感
其实,作为家长,照顾孩子的生活是基本的责任,可是这仅限于孩子没有自理能力的时期。当孩子长大了,家长就要适当的偷懒,可以分出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独立完成,孩子被信任,他们会更有动力。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也会使他们变得更有担当。
2. 放下焦虑,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必须上名校,其实大多数孩子只是普通人,而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工作,婚姻的那些焦虑很多都是盲目的,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给孩子增加压力。
家长要首先学会摆正心态,然后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3. 高知父母并不等于高质父母,提高对子女陪伴的质量
很多父母自身条件很好,属于高等知识人才,但是培养出来的孩子却总是让他们感到失望。其实他们错误的认为高知父母就是高质父母,忽视了给孩子真正高质量的陪伴。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不容易,我们都希望每一位家长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也希望每一位子女都能怀揣着对父母感恩的心,可是要用对方法,否则,既寒了自己的心,也推远了子女。
以上内容就是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太累了,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孩子)的相关内容介绍,喜欢侠外游戏论坛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
作者:
闪电
时间:
2021-1-22 07:00
老鼠扛刀,满街找猫!
欢迎光临 侠外游戏论坛 (https://bbs.xia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