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外游戏论坛
标题:
黄道婆是谁?黄道婆是怎么死的?
[打印本页]
作者:
cherry
时间:
2021-8-11 01:01
标题:
黄道婆是谁?黄道婆是怎么死的?
黄道婆生于公元1245年,去世于公元1330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氏,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改革家,有棉神和布业鼻祖的美誉。
尽管在后世名声响亮,但是黄道婆在当时却并不显眼,正史也没有对其有详细的记载。后人只能从残留的历史资料中,推断黄道婆此人的一生。
黄道婆出生的时候正是战乱频发之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黄道婆家庭贫寒,生存难以为继,所以黄道婆大约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被卖给有田地资产的人家中当童养媳。虽然说是媳妇儿,但是这种买来的和娶来的却有很大的差别。和大多数电视剧中演的一样,黄道婆当童养媳的日子苦不堪言,就是一台干活机器,深受折磨。
白天她要下地干活,料理家事,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到了晚上,还要纺织布匹贴补家用。辛苦的劳动并没有换来婆家的好脸色,黄道婆时不时的就要遭受到公婆和丈夫的非人虐待。毒打、关牢房不给饭吃,几乎已经成了她生活的常态。
日复一日的残酷折磨,使得黄道婆终于无法忍受。再又一次被关押之后,黄道婆选择了逃离。他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随后躲藏在停泊在黄浦江的一条海船上,随海船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
在崖州,黄道婆结实了朴实善良,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受到了他们的帮助。善良的黎族人民收留了她,给了她安身之所,黄道婆因此就这样留在了崖州。
黎族是一个手巧的民族,他们拥有十分精细的纺织技术。就是在和黎族人民朝夕相处,共同劳动的过程中,黄道婆学习到了黎族人民的纺织技术。她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汉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结合,取二者之长处,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
黄道婆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三十年,这儿几乎成为了她的第二个故乡。虽然黄道婆在这儿生活的十分幸福,但是中国人民天生的归根思想,还是让她选择了回到故乡。
晚年的黄道婆在对故乡的怀念中离开了黎族地区,重返乌泥泾。这个时候植棉业虽然已经在长江流域普及,但是纺织技术却十分落后。黄道婆一手精巧的纺织技术,让她在故乡大受欢迎。黄道婆也十分的慷慨,将自己十多年的纺织经验和掌握的精湛的织造技术都传授给故乡人民。除了教授自己所学之外,她还进一步改革,与乡民们一起着手第二次改革。
当时乌泥泾乃至长江流域一带,大部分人脱取棉籽,采用的都是原始的手剥法。用手剥离棉籽,既费时又费力。黄道婆回来之后,教授人们用铁棒擀棉籽的方法。妇女们实行之后,都惊讶的说:“太好了,又省力,又出活儿!”
就这样黄道婆还不满意,又利用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制造轧棉机。经过不断的实验改进,最终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木铁二轴。二轴粗细不等,转动速度不同,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曲柄,结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
除了改进去籽机器,黄道婆还改进了纺织工具。当时淞江一带使用的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一台机器需要三四个人共同作用,黄道婆后来与木工师傅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
黄道婆一回到家乡,就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可以说黄道婆的到来,将长江流域一带乃至全中国的纺织技术都推进了一大步,也难怪后世人称其为中国纺织业的鼻祖了。
黄道婆回到家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享年八十五岁,算的上是寿终正寝。虽然她身死但道未消,故乡的人民和长江流域的纺织领域都铭记其恩德。当地人还为其修建了一座祠堂,以纪念其功。
欢迎光临 侠外游戏论坛 (https://bbs.xia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