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文玩家俱乐部 Chinese players club of the Global .

侠外游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视听
视听
图片
图片
段子
段子
小说
小说
查看: 123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真假传言] 【假的】看静态图会动说明压力大

[复制链接]

3183

主题

9268

帖子

4万

积分

ミ侠外护法ミ

Rank: 7Rank: 7Rank: 7

  • 威望
    0 点
    银子
    20088 两
    武功
    18665 阶
    元宝
    0 锭
    精华
    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俺是撸主
    发表于 2016-8-18 02:16: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客,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侠外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流言】:人们的心理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化,欲望随机而起。经心理测试证明:下列图片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美国曾经以此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他看到的图片是高速旋转的,而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则看到的是,这幅图片是静止的。请大家自己为自己做一下测量。看你的心理承受力有多大,以待自己更好的调整心态。


    【真相】:这是一种叫作“周边漂移错觉”的视觉假象,和压力没有关系。
    【论证】:动画?读心术?视觉假象!
    对于图片看起来会动这个现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检查这图片是不是动画。不过,作为介绍里为数不多的实话,图片的确是静止的。下面这幅也是一样:

    可别还没担心完自己心理压力太大,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心思被控制了。这些图片虽然形式各异,“运动”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无论旋转游移也好,滚动起伏也罢,其背后利用的原理,都是一致的。
    我们所观察到的,都是一种叫“周边漂移错觉”的视觉假象。


    周边漂移错觉(PDI,peripheral drift illusion)是一种能够用边缘视觉(Peripheral vision)观察的异常运动错觉。心理学家Faubert和Herber在1999年首次提出周边漂移错觉的概念,而早在1979年,Fraser和Wilcox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典型的图案如下。因此,这种错觉也被称为Fraser-Wilcox 错觉(就是第一幅图的前身)。

    Fraser-Wilcox 错觉.(这张图的“动”的效果在眨眼看时最明显)
    2003年,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北冈明佳(Akiyoshi Kitaoka)和京都大学的芦田宏(Hiroshi ASHIDA)提出了增强周边漂移错觉的方法。他们指出,阶梯式的亮度变化比平滑的亮度过渡更能体现周边漂移错觉,片段化的边缘也优于直长边缘。根据这些优化理论设计的图案大大提高了周边漂移错觉的效果。

    优化的Fraser-Wilcox错觉
    同年9月,作为周边漂移错觉的优化个例,北冈利用静态的重复不对称图案(RAPs,repeated asymmetric patterns)设计了“旋蛇”。这幅引人注目的作品让他名声大噪,并激起了人们研究周边漂移错觉的兴趣。研究表明,不能察觉周边漂移错觉的情况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约5%——因此,看到“群蛇狂舞”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意味着你的心理压力有多大或心灵有多脆弱。

    “旋蛇”
    周边漂移错觉的生物学基础随着心理学和生物学领域对周边漂移错觉研究的深入,影响周边漂移错觉效果的因素以及感知错觉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都逐渐被揭晓。
    不难发现,当你盯着“旋蛇”中的其中一条蛇看时,那条蛇就不再旋转了。而每当你视线转移时,蛇又开始旋转。当频繁眨眼或是视线持续转移时,周边漂移错觉的效果尤其明显。这表明刷新图像对视网膜的刺激,对于感受周边漂移错觉是非常重要的。
    2005年,利用初级视皮(V1)层和中颞区(MT)的神经细胞进行研究,Conway等人揭示了周边漂移错觉的神经基础——具有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对不同的对比度刺激做出的反应时间存在差异,视觉神经元对高对比度刺激的反应更快。同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Backus和Oru?在研究中提出了周边漂移错觉感知模型。他们指出,颜色和对比度都是增强周边漂移错觉的关键因素。2006年,北冈的研究则发现周边漂移错觉中最具迷惑性的颜色组合是蓝色-黄色和红色-绿色,“旋蛇”也开始有了各种色彩更绚丽的版本。

    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周边漂移错觉图片的设计也越发精致而多样化。利用高亮和阴影设置,北冈还做出了具有类似3D效果的图案。尽管周边漂移错觉的样式逐渐多元,其本质仍然是普通的视觉假象。

    流言的溯源话说回来,错视效果那么多,为什么流言把这类图片跟心理压力测试扯上关系呢?
    具体的原因还得问始作俑者。可能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将效果强烈的周边漂移错觉对视觉系统的刺激曲解为心理压力。在北冈明佳的个人主页上,标注着这样的警示:“页面中含有异常运动错觉图片,可能使敏感的观察者感到眩晕或恶心”。这种错觉对观察者刺激,可能被曲解成衡量观察者心理状况的指标。
    2.将观察者年龄与周边漂移错觉的潜在关系附会成心境差别。 在2005年的视觉科学学会上,一名运动知觉研究者提出周边漂移错觉的效果可能跟观察者的年龄负相关。这个假设在随后的调查中被证实了。流言中,“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则看到这图片是静止的。”可能是对此的牵强附会。
    3.兜售缓解压力的产品。在外国网友对“看图测心理压力”靠谱程度的讨论中,有人追溯了流言可能的源头:一家外文网站至少在2005年就用周边漂移错觉图片作为所谓“心理压力测试”的材料。怀疑自己心理压力过大的网友为经营者所喜闻乐见——他们在错觉图片下推销降压音乐。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流言的产生,将周边漂移错觉与心理承受能力或心理压力测试联系在一起,不仅是不科学的,也并不符合这些错觉图案设计者和错觉研究者的初衷。
    让科学与艺术回归生活其实,设计、观察这些千奇百怪的周边漂移错觉图片,不是为了检查自己的心理状况,而是更多地出于一种对美的体验与享受。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之后,北冈明佳的个人网站持续更新着他设计的周边漂移错觉作品,不断震撼者观察者的眼睛。
    针对周边漂移错觉,科学家从未停下研究的脚步,设计师们也逐渐开始感受到这些原理简单但效果拔群的错觉的魅力。从产生错觉的蛋糕到梵高的传世名作,这些绚丽而奇特的错觉已经被运用到艺术设计当中,终将摆脱流言的绑定,以真实的样貌,回归人们的生活。

    台湾成功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者将梵高的《星空》改造成周边漂移错觉图像。
    这里是你的个性签名位置,可在“设置”-“个人信息”-“个人签名”处修改。
    沙花按摩
    发表于 2016-8-18 09:00:26 | 只看该作者
    言论自由是一切权利之母。
    这里是你的个性签名位置,可在“设置”-“个人信息”-“个人签名”处修改。
    板凳捶腿
    发表于 2016-8-26 14:47:51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有些关口非狠狠地斗一下不可,不能为了混口饭吃而蹉跎了幸福。
    这里是你的个性签名位置,可在“设置”-“个人信息”-“个人签名”处修改。
    地板擦鞋
    发表于 2016-8-27 09:47:3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这里是你的个性签名位置,可在“设置”-“个人信息”-“个人签名”处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搜索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侠外网 ( 豫ICP备13018943号-1 )

    GMT+8, 2024-6-9 05:59 , Processed in 0.16157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 2001-2023 侠外游戏论坛 Powered by !Zucsud X3.5

    Support By A mysterious team , A great team ! Email: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