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文玩家俱乐部 Chinese players club of the Global .

侠外游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视听
视听
图片
图片
段子
段子
小说
小说
查看: 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惊悚灵异] 雾里青失传之谜

[复制链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ミ侠外护法ミ

Rank: 7Rank: 7Rank: 7

  • 威望
    0 点
    银子
    19682 两
    武功
    22648 阶
    元宝
    0 锭
    精华
    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俺是撸主
    发表于 2022-4-29 01: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客,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侠外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名茶“雾里青”古称“嫩蕊”,史书上多有记载,然而,该茶却失传近两个世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瑞典近海打捞出的古商船“哥德堡”号上,发现了装于青花瓷瓶中的“雾里青”,“雾里青”才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
              那么,“雾里青”是如何失传的,它又为什么会远赴欧洲、出现在二百多年前沉海的古商船上的呢?据说,这里面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1
              故事要从清康熙元年(1662年)说起,这一年,刚满八岁的康熙即位当上了皇帝。其时,满清政权未稳,各地时有反清志士起兵抗击清军。以台湾为据点,拥戴明王室的一代名将郑成功见康熙年幼,认为这是复国的绝佳机会,就派出大将郑宝明率一支义军北伐,意图光复汉室,将满清赶出中原。
              不料康熙虽然年幼,却并不好欺。他博采众议,起用良将,先诱敌深入,继而派兵切断义军后路,断绝后援及粮草供应,成功地将义军困于浙江北部一带。郑宝明虽然骁勇善战,无奈孤军作战,结局可想而知。与清兵缠斗数月,经过四次惨烈的战役后,义军几近全军覆没,郑宝明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拼死杀出重围。不过,因为退路已被清军切断,逃回台湾已不可能,在清兵的追击之下,郑宝明一行只能一路仓皇北上,由浙入皖,最后逃进了皖南连绵的群山之中,失去踪影。
              其后,清兵曾数次进山清剿,无奈山深林密,在大山中搜几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加上许多地方人迹罕至,野兽出没,进山搜人实在是凶险重重,所以清兵进山数次,均无功而返。后来,清军将领认为剩下这几个人已成不了气候,一方面上报朝廷,说已尽歼郑宝明部,领功邀赏;另一方面,将郑宝明的画像编发各大小衙门,并贴于山外各地,悬赏缉拿,只要郑宝明敢走出大山,插翅也难飞。
              郑宝明知道山外凶险,只好安下心来,暂时在皖南石台一带的深山内隐居。因为怕清兵追捕,他们不敢住在山脚下,而是远离山民,住在云遮雾绕的大山之顶。
              起初,这些人靠打猎为生,数年后,有人见山顶到处生有野生茶树,就跟山下的居民学会了采茶、制茶,慢慢变身为茶农,并娶妻生子。郑宝明本意是在此暂时安身,等待机会再图大业,不料清廷势大、康熙圣明、百姓安居乐业,大清根基越来越稳固,连台湾都被清兵攻克,纳入大清版图,光复汉室更是遥不可期,他们只能长期住下来。
              数十年后,他们所住之地渐变成村落。为少惹麻烦,躲避清廷鹰犬,郑宝明及其部属隐姓埋名,弃郑姓,改姓关。山下的百姓称这座位于山顶的村子为大关村。
              大关村地处高山之上,山顶常年云雾缭绕,所生野茶树得天独厚,吸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茶叶茶质独特,气味芬芳,馨香如兰,饮之心旷神怡,实为茶中上品。其中,全部由明前茶叶嫩芽经复杂工艺制作而成的极品野生茶,古称“嫩蕊”,又名“雾里青”,曾是皇家贡品,声名赫赫。但“雾里青”野茶树位于高峰之上,采摘极为不易,加上掌握“雾里青”独特制作工艺的茶农视工艺为生命,秘不外传,所以“雾里青”的产量极小,供不应求。
              而在郑宝明入山之前,“雾里青”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多年。因为明末清初这数十年间,战乱不断,清兵铁蹄自北向南,一路践踏,许多老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这其中,也包括许多茶商、茶农,他们离开了故土茶园,也带走了制茶的工艺。也不知那位掌握“雾里青”独特工艺的茶农是客死异乡,还是另外找到了发财的门路,不屑制茶,总之他离开后,就再也没有返回老家。“雾里青”就此失传,成为了当地茶农们口头上的一个传说。
              再说郑宝明,他见复国无望,心灰意冷之下,转而研究茶道,他穷几十年心力,反复试验,终于让“雾里青”茶重见了天日。后来,这传说中的神茶经茶商运出大山后,立即引起轰动,成为达官贵人热捧的茶中新贵。因为产量极其有限,上市后,“雾里青”价格贵如珠宝,一茶难求。
              郑宝明死于康熙56年,享年92岁,实为高寿,可能是常饮“雾里青”之功。临终前,他嘱咐儿子,一定要在墓碑上为自己恢复“郑”姓,否则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他还告诫子孙:一定要牢记咱们郑家是大明子民,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子子孙孙不求清廷功名,不谋清廷差事,不为清廷效力。
              郑宝明去世后,子孙牢记他的临终嘱托,不问世事,安心务农,日子倒也平平安安。
              不料,二十多年后,一场祸事却找上门来。而祸根,正是郑家人引以为傲的“雾里青”。
              2
              乾隆八年冬,皇太后突患恶疾,腹内好像生了恶瘤,肿胀如鼓,疼痛难忍,宫中群医均束手无策。太后茶饭不思,水米不进,不日就骨瘦如柴,气息奄奄。乾隆爱母心切,眼见母后身体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不由心急如焚。
              这日早朝,乾隆想到母后的病,魂不守舍,无心朝政。文武百官为君分忧,纷纷献计献策,有的推荐名医,有的推荐偏方,更多的则是奉献各种名贵药品,什么百年的灵芝、千年的人参,应有尽有,还纷纷大言不惭,说保证太后吃下去后恢复如初。乾隆摇头苦笑,说莫说恢复如初了,现在只要有办法能让母后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茶,朕就求之不得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位叫做苏宁的大臣听到“茶”字,出列说:“臣近日收到朋友自皖地寄来的一包好茶,臣愿献给太后一尝,希望太后会喜欢。”
              乾隆一听,心说皇宫里什么名茶没有啊?就问:“你能有什么好茶?”
              苏宁道:“此茶名曰‘雾里青’,产于高山之上,据说,喝之具有清心益肺、舒胃提神、延年益寿之效。”
              乾隆听了皱起眉头,道:“延年益寿?这么说不是茶叶而是药了,哼,这肯定是奸猾茶商为卖茶玩弄的噱头,不可相信。”
              苏宁见龙颜不悦,急忙说:“皇上,听说此茶产量极低,极为难得,市面上一茶难求,有价无市,茶商根本不必为卖茶玩噱头。臣曾喝过几回雾里青,喝完神清气爽,齿颊留香,觉着的确有些不同。臣恳请皇上,给微臣一个为太后效力的机会。”
              乾隆虽然依然不信,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令苏宁火速回家取茶。
              一个时辰后,苏宁气喘吁吁地带着茶叶返回皇宫,呈给乾隆。乾隆不敢怠慢,立刻来到后宫太后住处,吩咐宫女将“雾里青”泡上,然后自己亲自端到母亲病榻前,请母亲用茶。
             太后有气无力地睁开眼,缓缓摇摇头,示意不用,然而一转眼,她的目光落在杯口之上,暗淡无神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因为杯口有一缕雾气升起,萦绕不散,同时,一股如兰的茶香散发开来,闻之让人精神一振。太后好像有了兴趣,出声问:“这是什么茶?”
              乾隆心中欢喜,忙答道:“母后,此茶乃雾里青,产于高山之巅。”
              此话说完,他也惊奇地睁大眼睛,定定地看着那茶杯,只见杯中的茶叶竟然根根竖立起来,在水的滋润下慢慢舒展开,上下浮动,像是在踮着脚跳舞,而后,列队一般排在杯底,如旗如枪,煞是好看。
              “雾里青?”太后大奇,她示意宫女扶自己坐起来,而后居然伸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闭目细品,而后缓缓咽下。
              乾隆惊喜交加,他小心地看着母亲的脸色,轻声问:“母后,此茶如何?”
              太后不说话,又喝一口,这才放下杯,点头赞许:“好茶!”
              乾隆见母亲终于喝下水去,欢喜之情不必细说,同时,他也对这“雾里青”有了兴趣,迫不及待地拿起太后喝剩的残茶饮了一口,果真清香满口,沁人心脾,不由开口大赞:“妙!实在是妙。”转身命宫女重新泡上两杯茶,与太后同饮。
              说来也奇,几杯“雾里青”入腹后,也许是确有药效,也许是茶香醉人,太后竟然觉得腹内疼痛大减,并感觉到了饥饿,有了胃口,开始进食。
              其后,太后日日饮用“雾里青”,加之服用其他名贵药材,精神、身体一日好似一日,不出半月,已能下地行走。
              乾隆又喜又忧,喜的是传说不虚,这“雾里青”茶的确是人间仙草、茶中灵芝;忧的是苏宁所奉的那包“雾里青”茶很快就要喝完了,而新茶尚未找到,只怕难以为继。乾隆已经从群臣口中知道,此茶所产甚少,极为难得,满朝文武大员,除了苏宁,竟然再无一人家中存有此茶。所以,在太后饮茶见效的次日,乾隆即遣苏宁亲赴皖南“雾里青”的产地采办,让他务必为太后买到“雾里青”,否则提头来见。
              3
              苏宁快马加鞭,不日赶到皖南,汇合地方官,挨家茶庄购买“雾里青”,但一无所获。一个茶商告诉苏宁,“雾里青”是明前茶,今年市面上早无存货,必须来年春天才有少量新茶上市,但是根本买不到,因为茶叶尚未出山,就已被与茶农相熟的茶商买走。
              苏宁傻了眼,君无戏言,完不成任务,皇上一怒之下,只怕当真要了自己的脑袋,当初自己就不该献茶给太后,结果惹来如此麻烦,但此时后悔已晚,无奈之下,苏宁只好转嫁危机,向地方官施压,说你要是不能给皇上采办到“雾里青”,就地免职。地方官不敢怠慢,转而施压众茶商。众茶商没办法,一起来到大关村,挨家挨户说尽好话,才筹到了半斤村民留着自喝的“雾里青”。
              苏宁拿到茶叶后,如获至宝,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复命,并加油添醋向乾隆诉说寻茶之艰难。乾隆得知经过后,怕以后采买不到“雾里青”,立刻颁下谕旨,宣布即日起,“雾里青”为专供皇家享用的贡品,只有在满足皇家需用之后,所剩才准进入民间。
              消息传到皖南,地方官喜忧参半,喜的是“雾里青”成为贡品,这是本地的荣耀,自己也算在皇上那儿挂了号,只要保质保量完成圣命,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忧的是“雾里青”产量有限,要是满足不了皇家需要,皇上怕是要怪罪到自己头上。地方官思忖良久,决定采取措施,严防“雾里青”流向民间。
              当下,地方官让茶商带路,带着一干随从,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磨出了一脚燎泡,来到了大关村,宣布谕旨,说“雾里青”已成皇家贡品,严禁茶农私自出售,违者严惩不贷。
              其时,大关村的头领是郑宝明的儿子郑山月,因为改成关姓,又名关山月。他牢记父亲遗训,自己是大明子民,绝不为清廷效力。所以他表面上答应地方官,心里却暗暗打定主意,宁可今后不再制作“雾里青”茶,也绝不屈尊为皇家服务。
              结果到了第二年春天,当新茶上市,地方官派衙役来到大关村取雾里青时,就扑了个空。关山月推说今年山里气候反常,茶质低劣,不适合制作“雾里青”茶。地方官见衙役空手而归,问明原因后,立刻明白茶质低劣不过是借口,这些刁民分明是要违抗圣旨,公然与官府作对。山野村夫哪来如此的胆量?于是,地方官派人细查,意外发现大关村村民竟然是大明余孽郑宝明的后裔。地方官大喜,立刻派兵把关山月抓到衙门,严刑拷打一番后,提出:要么老老实实为皇上生产“雾里青”茶,要么以反贼论处,全村人都要投入大牢。
              关山月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前一个条件,回村制作“雾里青”茶。地方官不放心,派出两个衙役跟随关山月回村,一是监督他制茶,保证质量;二是负责到时候把茶叶带回衙门。
              关山月带人日夜开工,白天采茶,晚上制茶,半月之后,终于完成任务,制作出了十斤上好的“雾里青”茶。
              收工的这天晚上,两个衙役终于松了口气,明天就可以带着茶叶回衙门交差了,热情的村民拿出自己酿造的茶酒为他俩饯行,不知不觉,两人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早晨醒来后,却发现都被捆成了粽子,动弹不得。直到五天后,地方官见他俩迟迟不归,派人前来查看,两人这才获救。但此时大关村已空空如也,别说“雾里青”茶了,连村民们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关山月带着村民们日夜兼程,已远离皖南,走到了江西地界。
              因为不甘受清廷奴役,关山月和大家商量后,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心,决定放弃茶园,移居他乡。
              到了景德镇后,按照事先的商定,大家含泪分手。大部分村民转往各地投亲靠友,关山月则和几个人带着那十斤“雾里青”茶前往广东,计划坐上商船远赴海外。既然整个中国都处于满清统治之下,只有到了海外,才是一片净土。此前关山月曾从一个茶商朋友处得知,茶叶流入欧洲后,在上流贵族社会极为流行,价格昂贵,他们带着的“雾里青”茶,正好可用于安身立命。
              因为怕被官兵拦截,关山月在景德镇买了一批瓷瓶,将“雾里青”茶分装于瓶中,自己则伪装成瓷器商,一路南下,躲过官兵追捕,不日到达广州。
              在朋友的帮助下,关山月登上了瑞典商船“哥德堡”号,起航赴欧。
              不料,当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的“哥德堡”号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却意外触礁沉没,一船货物,连同传奇名茶“雾里青”,一起葬身海底。
              关山月等人获救后,终生漂泊海外,再也没有返回中国。而留在国内的那些大关山村民,也隐藏身份,散布在各地,再也没有回皖南。
              此后二百余年,世上再无“雾里青”。
              后记:
              200余年后的21世纪,在皖南茶商郑孝和等有志之士的努力下,终于研究、发掘出“雾里青”的制作工艺,从而让“雾里青”这一历史名茶重见天日,让今天的我们有幸领略到它的传奇风采,品味到它的独特韵味。
      上一篇: 一张罚款单
      下一篇: 荷花会
    这里是你的个性签名位置,可在“设置”-“个人信息”-“个人签名”处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搜索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侠外网 ( 豫ICP备13018943号-1 )

    GMT+8, 2025-1-11 23:49 , Processed in 0.07810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 2001-2023 侠外游戏论坛 Powered by !Zucsud X3.5

    Support By A mysterious team , A great team ! Email: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